以后有机会将写一篇从0学习《地理》的文章。
本文将介绍:理清中国古代的重要战争、古代天文历法、中国航空航天、气候类型。
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有些是很有用的,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等。
古代天文历法
个人认为这一部分是每个chinese都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常识(老祖宗留下的)。
1.古代天文历法成就
夏商时期:《夏小正》、殷历
春秋战国时期:《春秋》记载公元前年,“有星孛入于北斗”、《甘石星经》
秦汉时期:汉武帝时《太初历》、西汉时“太黑子”的记录
隋唐时期:僧一行,《太衍历》-》子午线
宋元时期:郭守敬《授时历》
2.古代历法的常见知识点
2.1日、月、年
日:反映太阳出没
月:反映月相变化(阴历)
年:反映冷暖交替的周期(阳历)
2.2中国历法:阴阳合历
2.3四象:
北——玄武、南——朱雀、西——白虎、东——青龙
3.二十四节气
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,阴阳系统。
24节气顺序:(农历)
正月——立春、雨水
二月——惊蛰、春分
三月——清明、谷雨
四月——立夏、小满
五月——芒种、夏至
六月——小暑、大暑
七月——立秋、处暑
八月——白露、秋分
九月——寒露、霜降
十月——立冬、小雪
十一月——大雪、冬至
十二月——小寒、大寒
正月、四月、七月、十月是季节的开始。
惊蛰、清明是物候。
小满、芒种是作物成熟。
处暑是变凉。
24节气歌:
春雨惊春清谷天,
夏满芒夏暑相连。
秋处露秋寒霜降,
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4.干支纪年法(一对一)
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
十二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
天干地支,就是将天干地支组成60个数的周期用以纪念,从甲子开始,以癸亥结束。即干支纪年法。
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.
5.十二时辰纪时法
十二地支表示12个时辰,每个时辰=2h。
子:23~1
丑:1~3
寅:3~5
卯:5~7
辰:7~9
巳:9~11
午:11~13
未:13~15
申:15~17
酉:17~19
戌:19~21
亥:21~23
气候类型
天气:一定区域短时段内阴晴雨雪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。
气候: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。
主要气候要素:
气温:时间(日温差、年温差)、空间(维度、海拔)
降水:时间、空间(维度、海陆)
气候的形成因子:太阳辐射、大气环流、地面状况、人类活动。
五大温度带:北寒带、北温带、热带、南温带、南寒带。
常见气候类型:
热带:热带雨林、热带季风、热带草原、热带沙漠
亚热带:亚热带季风气候、地中海气候
温带:温带季风、温带大陆、温带海洋
特殊气候类型:极地气候、高山气候
世界主要气候类型:
热带气候区:
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地区,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控制,全年高温,月平均气温最低也在15℃以上。
热带雨林气候:新加坡、吉隆坡(全年高温多雨)
热带草原气候:非洲草原、巴西高原、巴西利亚(干雨2季)
热带季风气候:曼谷、新德里、马尾拉(旱雨2季)
热带沙漠气候:撒哈拉沙漠、利雅得(终年高温少雨)
亚热带气候区
亚热带季风气候:上海、杭州、南昌(雨热同期)
地中海气候:罗马、雅典、洛杉矶(雨热不同期)
温带气候区:
温带季风气候:北京、朝鲜半岛(夏季炎热多雨、冬季寒冷干燥)
温带大陆气候:恪什、莫斯科、纽约(干燥少雨、温差大)
温带海洋气候:伦敦、西雅图(冬暖夏凉、年较差小、全年有降水、秋冬季节雨水稍多)
特殊气候区:
极地气候:(寒冷干燥)
高山气候:青藏高原、喜马拉雅山(形成了垂直气候等结构的特征)
中国古代的重要战争(默认按照时间顺序)
主要